信用纪元:为何“慢牛”股市是解药,而非资产泡沫与债务泥潭
信用纪元:为何“慢牛”股市是解药,而非资产泡沫与债务泥潭
资产泡沫与债务陷阱的解方:信用纪元下,中国如何以股市慢牛实现全民财富普惠
引言:信用货币时代的隐秘逻辑
现代经济的核心是信用货币,而非黄金。货币主要由银行通过信贷创造,且有利息存在。这带来一个内在矛盾:为了偿还本金和利息,经济中需要有更多的货币被创造出来。如果货币增长不足,必然导致大规模违约和系统崩溃。因此,温和通胀和资产价格的温和上涨(尤其是股市)成为维系系统稳定和经济活力的关键。
全球图景:殊途同归的挑战与策略
日本的警示:“泡沫透支”与“债务困局”
日本在1980年代末经历了史无前例的资产泡沫,股市和房价都脱离了基本面。泡沫破裂后,留下了长期的负财富效应、通缩螺旋和中产阶级萎缩的沉重遗产。尽管日本央行通过深度介入和债务的国内内循环,避免了外部债务危机,但这种模式也导致了经济的长期停滞。这正是巨大泡沫破裂后,债务消化不良的无奈选择。
香港的教训与“被动消化”
香港在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前也遭遇了房价泡沫的剧烈膨胀,破裂后带来了长期的痛苦。香港高房价与联系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的被动性紧密相关。然而,与日本不同的是,中国加入WTO后,中国经济的崛起为香港提供了独特的经济腹地和资金流入。香港服务业的繁荣带动了工资上涨,这种收入的提升“无形中”帮助香港消化了部分房地产泡沫,避免了像日本那样更严重的长期困境。
美国的“例外”与风险转移
美国作为全球信用货币的核心,其股市长期牛市持续吸引全球资本。在资产上涨的财富效应下,美国民众敢于消费,强大的消费能力使得美国成为全球主要的进口国,美元也因此流向世界各国。回顾克林顿时代短暂的财政盈余,这在很大程度上是“dotcom泡沫”的产物,政府从泡沫中提前提取了税收,将未来泡沫破裂的风险和损失转嫁给了投资者。美国政府的长期赤字是常态,但其货币霸权使其能承受更高债务。
中国的十字路口:如何避免重蹈覆辙?
中国目前正面临与日本相似但又更为复杂的挑战:尽管M2快速增长,但房地产市场高企,对内需形成挤压。同时,“世界工厂”模式下,全球竞争导致工人薪资上涨面临结构性压力,就业市场存在困难,加上区域发展不平衡,使得内循环的“断点”明显,收入分配不均和高预防性储蓄,导致生产能力强大却内需不足的矛盾。
为什么中国应选择“股市慢牛”?
在信用货币体系下,资产上涨是消化货币增长、避免债务危机的有效途径。而股市的健康发展,尤其是股市的“慢牛”比房价的快速上涨更具优势,且能让人民对未来更有信心,甚至放心生孩子。
化解债务压力的最佳途径: 股市健康上涨能改善企业资产负债表,提供股权融资,避免过度依赖债务。 激活内需与财富效应: 普惠的股市上涨能让更多居民(特别是中产阶级)获得财富感,刺激消费。 优化生育意愿: 股市作为一种流动性高、进入门槛相对低的大众财富增值渠道,如果能提供稳定且合理的回报,将比波动巨大的房地产更能提升民众的财务安全感。当人们的财富积累不再过度依赖不可负担的房产,对未来有更稳健的经济预期时,会更愿意投入到长期规划中,包括生育。房价的快速上涨则直接增加了育儿成本和生活压力,成为生育意愿的重大抑制因素。
避免房地产过度膨胀: 股市提供替代性的财富保值增值渠道,分流资金,避免过度集中于房地产,实现房价“软着陆”。
支持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: 股市是科技创新型企业融资的重要平台,能引导资金流向高附加值产业,推动经济转型。
股市慢牛:现阶段更健康的“共同富裕”路径
中国通过住房改革,让房产成为许多家庭重要的资产,这是特定历史时期实现居民财富积累的重要途径。然而,房价的过快上涨也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成本和系统性风险。
在当前阶段,如果能实现股市的“慢牛”发展,这将是比过度依赖房地产更健康、更普惠的“共同富裕”路径。 股市的门槛相对较低,通过基金、ETF等方式,普通投资者也能参与其中,分享经济增长和企业发展的红利。相比房地产的巨大初期投入和低流动性,股市能够让更多中产阶级和普通家庭参与到资产增值的过程中,消化过剩的货币流动性,且这种财富效应更容易转化为消费,促进内循环。
为何仍需假设美国是世界霸主,继续输出美元?
中国目前的人均收入水平和内需规模,尚未达到足以支撑人民币大规模向全球输出、并被广泛接受为储备货币的阶段。在全球化的现实下,美国作为全球信用货币的核心,其美元在可预见的未来仍是全球最重要的储备、清算和计价货币。中国在全球经济分工中,仍需利用美元的流动性和美国的消费能力,为自身经济转型升级争取时间和空间。试图强行取代美元体系,可能带来巨大风险和不确定性。因此,务实的策略是利用而非对抗,在这个不完美但合理的全球循环中,寻求一个更有利、更可持续的定位。
结语:一条艰难而必要的道路
中国面临的挑战无疑是巨大的,但其也拥有庞大的国内市场、完善的基础设施、相对集中的决策能力以及巨大的工程师红利。未来的道路,是吸取各国经验教训,在保持系统稳定的前提下,努力实现一个更加普惠、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模式。让股市成为财富增长的健康引擎,提升居民的收入和消费能力,最终构建一个以内需为主导、中产阶级为主体的繁荣社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