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-12-21 Saturday

每一个人都会经历求职,入职,工作,在工作中作为面试官面试求职者这些过程。面试和被面试的过程,是一个面试官发现求职者亮点,并判断求职者是否合适,同时,求职者也会评估当前公司的一个双向过程。在这个过程中,无论面试官还是求职者,都有许多要注意要的点,在这些要点之中,本文将结合近期王垠在他的博客中提到的赵海平对他的面试过程,以及赵海平在知乎上的回应,讲讲面试官和求职者各自站在自己的角度,都有哪些不要犯的错误,同时求职者应该如何更好地评估自己。

首先,我认为,作为面试官,在面试的过程中还是最好避免任何的“玩笑”,并且注意用词,否则很容易造成负面的影响。毕竟,我们不知道一个玩笑会被怎样解读。

王垠在他的博客《再谈“P vs NP”问题》中的“解密”部分提到了他曾经去阿里的杭州总部面试,在一次交叉面试中,一位P10面试了他,这位P10“是 Facebook 的第一个华人员工,他的 FB 工牌上写着“The Greatest Computer Scientist””。根据这个信息,尽管王垠没有明确说出名字,我们不难推断出,面试官就是赵海平了。王垠还提到,赵海平问他“你回国之后的一年怎么没去工作?你是富二代吗!”正好,一位自称是赵海平的知乎用户在《如何评价阿里 P10 赵海平对王垠的面试?》的回答中,提到了

好吧,我确实很爱开玩笑,当时开了一个玩笑,简历上有一年的空挡没有工作,这个是个 red flag (警惕性信息),我必须要询问原因,我很友好的开了个玩笑“不需要挣钱的呀,富二代那种?;-) 现在想想的确不合适,希望王垠原谅!

https://www.zhihu.com/question/360622233/answer/944141354

这么来看,在面试过程中,赵海平的确提到了“富二代”这样的话语,他也的确认为这样的话不太合适。尽管赵海平本身可能并没有任何恶意,这样的话语确实可以解读为一种歧视,挑衅,不礼貌。我们也许不清楚他人有什么禁忌,对于同一个词语,表达方式是否有不同的解读,不同的感受,因此,面试官本身在用词用语方面其实要非常注意,或许,注意的程度甚至会让人感觉比清朝的文字狱还要厉害。

其次,我认为,对于求职者来说,更重要的在于如何评估自己在面试官,甚至说在目标公司心目中的地位。这部分,我认为赵海平在他的知乎回答中给出了许多有用的信息。

简历上有一年的空挡没有工作,这个是个 red flag (警惕性信息),我必须要询问原因

我们可以看到,求职者首先要注意,尽量不要让自己的简历有空档,更不要有很长时间的空档,如果空档只是两三个月,一般还不太要紧,如果空档很长时间的话,如1年,那么,公司对你就会有负面的看法了,赵海平作为阿里的P10,已经属于很高级别,他既然特别提到了,就说明一年的空档是一个很不好的因素,即red flag。尽管赵的中文用词是“警惕性信息”,笔者认为,赵想要表达的真实含义其实比“警惕”还是要高一个级别的。

至于博客的讨论是在简历工作讨论之后了,如果不是出于寻求亮点发掘能力,我是不会去看博客的

赵海平在他的知乎回答中提到“如果不是出于寻求亮点发掘能力”,这就非常有意思了,为什么寻求亮点要看博客了呢?这里可能有至少两种解读,一种就是,赵海平在王垠的简历上找不到亮点,所以期望在王垠的博客中找亮点,还有一种就是,赵海平觉得简历上有亮点,但是希望找更多亮点,让王垠级别定更高。我个人猜测,可能真实的解读是第一种解读,即赵海平的确在简历上没找到亮点。

那么,为什么简历上找不到亮点呢。我认为,一个最合理的解释就是,王垠的确在前面的几家公司都定级不够高,职业连贯度不够,导致很难在公司项目和公司职级上对自己进行背书。例如,谷歌的L6,这个级别大家都认可,脸书的E6,亚马逊的L7,如果你在这些公司有这样的级别,那么,公司就给你背书了,而且,通常能升到这个级别的人,本身也要经过各种考核,有着有不错的impact的项目,对于团队也有影响力,在业界看来,公司已经考核过了,那么,自然就默认有L6/E6/L7的人应该很不错。

第三,求职者避免自我感觉太好,特别是不要把公司和自己的位置颠倒了

当时阿里巴巴有一个项目组想请我加入他们。…… 我看他们好像很诚恳,最后终于决定跟他们聊一下。虽然我常常听说阿里的“996”现象和办公室政治,但这种高级别的职位,他们又求贤若渴的样子,心想就算最后不去,了解一下探探底也无妨。

解密(2019 年 12 月) 王垠的《再谈“P vs NP”问题

我发现,王垠在博客中提到是阿里的某个团队请他加入,而不是他主动求职的,在知乎的问题《如何评价阿里 P10 赵海平对王垠的面试?》中,不少回答也认为这是阿里求着王垠加入。然而,根据我个人多年的经验,这里的态度,邀请,其实性质上都是面试邀请,本质上只能表明求职者已经通过了简历筛选,并不意味着面试结果会如何。求职者切忌有一种对方既然求我去面试,说明我就是一个合格的人,入职时水到渠成的感觉。

最后总结,作为面试官,尽量避免开玩笑,用词用语一定要注意,避免触碰到各种禁忌。对于求职者,一定要准确估计自己在公司层面的定位,综合分析自己的优缺点,避免自我感觉太好。对于求职者来说,如果简历上有长时间的空档,并且职业生涯不太稳定,这都是一些很大的硬伤,在面试中难免遭受质疑,被质疑是正常的。即便如此,有硬伤也不意味着不能求职成功,只不过不能奢望很高级别的岗位,同时要做好常常失败的准备。